班级建设,是一个讨论最多的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网络传播,针对这项活动的论述颇多,实际上,一个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思想,就是要形成班级独特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趋于科学化,人性化。
图片选自网络有人说过,普通的班主任抓纪律、抓学习,有远见的班主任抓班级文化建设。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在实践教育管理中,班主任老师要在抓纪律、抓学习的基础上,经营自己班级独特的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在一般人的理解上,无非就是搞一个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墙,让班级环境优美一些,或者是在班级后面的展板里,张贴一些文言名句,或是学生文化感悟文章,标准一点的张贴班级管理目标,看起来很正规的样子。也符合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求,也能消除学生学习后的疲劳,只不过形式上的东西很容易做好,科学管理能否走到学生心里,就需要艰苦的过程累积。
图片选自网络一个优良的班集体,需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还要班主任有持之以恒的管理态度。
一、确定明确的文化建设目标,要简洁明快,易于学生理解。因为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班主任一人之力而为之,需要班级所有成员通晓并理解,这就要求班主任根据自身管理特点,设计并固化一种教育模式,之所以结合班主任自身特征,是因为班级管理长期性决定,只有在自己熟悉领域长期耕耘,才能有深刻的感悟,才会有创新。学生可以一届一届带,理念宜坚守。
一名教师如果文学底蕴深厚,可以调动自身的潜质设计班级建设目标,以“明智”“笃学”为本;一名教师如果具有艺术素养,可以发挥强项制定“明德”“乐学”目标;一名教师如果对法律感兴趣,可以拟订“文明”“会学”目标,总之,制定班级文化目标要结合班主任自身特长,或是根据学科特长进行考量,一定会让班主任在熟悉的领域熟练操作,起到实效性的作用。
图片选自网络二是无论何种模式,都需要建设一支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确保强有力的示范性。一个班集体想要形成极强的战斗力,和班级干部的选择有直接关系,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的选择,应该以学习认真,家庭教养优良的学生为主,还要考察这些班级干部的选择对于班级理念的认同程度,这些人能在实施班级管理中,认真贯彻老师的意图,能在短时间让班级形成合力,团结在班主任老师周围。
班级框架建立之后,暂时形成了学习、纪律要求规范性之后,班主任就要适时扩大班干部群体,允许班长任命助理,允许有威望的学生参与到副班长,团支部书记助理的竞争之中,想方设法使班级干部的选择小团体扩展到中等群体,如果班级干部的选择数量达到班级人数的一半或以上,班主任的思想渗透,管理施行更能得心应手;如果光凭班主任一己之力硬撑,很难建设合格的班集体,更不用说具有积极向上有文化的团体了。
图片选自网络班级发展目标明确,班级制度建设合理,班级干部协调一致,加上班主任不断强化文化建设力度,将抽象的方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用不上两年,班级一定会成为独具特色的优秀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