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宾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其中,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经管类学科的课程,主要探讨的是经济运行、产业分析、企业管理、商业模式、内部运营等中宏观问题,就业目标是政策制定、企业决策、商业运营等岗位。因此,学生的厚德诚信品质、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职业道德、法制精神对未来规范从业非常必要。经管类课程思政必须以价值目标引领为首要任务,深度挖掘经管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及其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核心、以专业课知识内容为主线、以培养道德理念为重点、以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为切入点,拓展经管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建设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机融合。
北方工业大学经管类人才培养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秉持“经世济民、厚德诚信”的育人导向,自年起打造了中国案例融入专业教育课程、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融入实训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课程的“三融入”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实现了“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提升了人才培养实效。
一、经验做法
(一)学院党委统筹,强化顶层设计,搭建科学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
党委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规划课程思政方案与举措。通过出台《课程思政三年行动计划》《课程思政“三融合”实施方案》《经管类课程思政案例集》等制度文件与规范,将课程思政倡导的育人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以获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基于‘四型人才’培养导向的经管类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2项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改革课题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等环节明确思政育人要求,规范课程思政建设。
(二)聚焦经管特色,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中国案例融入专业教育课程、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融入实训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课程等,打造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做到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实现了课程的分类指导,提升了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
1.中国案例融入专业教育课程:因事而化,夯实基础
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公平法制、厚德诚信”等经管类人才培养价值理念,在全院所有余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案例建设,并将课程思政内容和方法写入教学大纲之中。课程案例主要包含案例主题、课程思政分析和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三个部分。其中,课程思政分析包含思政元素、思政内容以及课程知识点结合等;课程案例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安排等,如表1所示。
2.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融入实训课程,因时而进,精准发力
聚焦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系统性思维培养,通过内容植入、教学设计、教学引导和行为惯性塑造等方式,将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团队协作、工匠精神等职业品格融入培养过程,构建了“”的实践教学体系(1个人才模型,2个价值引领回路,3类职场软技能和4个赋能教育单元),形成了“商业运营综合实训”“创新创业经营决策模拟实训”特色综合实训课程,开发配套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课程%覆盖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在企业运营、商务交往、创业实战中深化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责任感。
(1)构建“1”个人才模型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新时代,围绕卓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着力打造以价值取向为引领,以阅历格局锻炼为平台,以核心素养为支撑的“市”型人才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市”型人才模型通过专业素养的学习迁移和通识素养的知识重组,实现与“人际交往”“思维范式”“自我调控”三个类别软技能的有机融合,形成专业素养扎实,通识素养丰厚,软技能突出的核心素养。“市”型人才不仅实现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稳定的创新发展动能,更能为用人单位的经营管理提供持续的价值实现。
(2)搭建“2”条价值引领回路
在传统的被动价值引领回路中,通常通过学生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惯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并最终反馈回价值取向的持续变化(如图2蓝色箭线回路)。这种单向回路受到学生成长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影响,脆弱性较强,且容易诱发青春期的逆反情绪。为此,我们通过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设计,开发基于价值引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搭建基于行为养成的自主价值引领回路(如图2所示红色箭线回路)。回路从软硬技能培养出发,注入职业素养价值元素,全流程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养成、塑造进行调整优化,进而对价值取向进行纠偏,潜移默化地提升软技能开发与硬技能培养的自觉自发效果。两条回路显隐结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归纳“3”类职场软技能开发序列
日常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硬技能、忽视或弱化软技能”的突出问题,造成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对接矛盾。这些不仅影响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也增加了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成本。我们剖析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软技能需求,从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将职场所需软技能划分为自我调控、思维范式和人际社交等3类18项核心开发序列,借助综合实训课程,通过环环相扣的职场软技能开发实训,持续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增强学生自我认知、科学决策和团队协作等意识,实现职场自我调控到思维范式,再到人际交往等能力的提升。
(4)设计“4”个赋能教育单元
对标“市”型人才模型,将18项核心软技能融入到综合实训课程模块设计中,形成了四大赋能教育单元,即心智赋能、团队赋能、实战赋能和生涯赋能。如图4所示。心智赋能重在启发思维,强化自我认知;团队赋能重在团队融合,引导冲突化解;实战赋能重在仿真模拟,促进学用相长;生涯赋能重在前置体验,辅助人生规划。之后,根据经管素养启蒙、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不同的教学需求,在赋能教育单元内植入匹配的内容,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引导学生在企业运营、商务交往、创业实战中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合作、敢于冒险、精于实战的企业家精神,增强抗压适应、问题解决和价值创造能力,提升职业责任感。
3.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课程:因势而新,开拓创新
对接首都文化创业产业发展所需和石景山区建设“高精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这一契机,组织各党支部、班级等与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石景山非遗文化中心等单位合作共建,通过组建非遗文化传承传播讲解队、举办非遗文化讲解大赛和专项实践调研、研发非遗文化原创产品等,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家国情怀。
(1)强化非遗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学院党委牵头,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主题,搭建各类平台,深入广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建党百年之际,学院党委邀请非遗传承人中的老党员,宣讲“非遗中的家国情怀”。各个党支部和班级开展各类以弘扬中华为主题党团日活动。如“我眼中的燕京八绝”演讲比赛、非遗传承讲解大赛、“食全食美”非遗节味儿大展示等活动。
(2)聚焦非遗讲解,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政治认同
学院团委组建了全市第一支大学生非遗传承传播讲解队,建立“北方工大周日专场讲解日”。近三年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次,参与服务党员0余人次,服务社会群众余人次。与此同时,开展非遗故事讲解录制,通过线上宣传提升宣传实效,线上宣传累计浏览量达到10万人次。新疆籍党员迪拉热·阿卜力米提利用假期返乡契机,在家乡组织“我把非遗带回家”主题活动,宣讲非遗文化,受到当地的一致好评。
(3)聚焦非遗研究和产品研发,形成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不竭动力
学院利用专业优势,由支部书记和班导师指导,开展非遗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和非遗产品研发等,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管理系学生党支部从传统文化的商业模式创新角度切入,每年组织上百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意营销大赛”,形成的10余项创意成果,被相关对口非遗单位采纳。会计系学生党支部以“我讲非遗、我爱非遗”为主题,组织非遗讲解大赛,用大学生自己的语言讲述身边的非遗故事。经济系学生党支部选择传统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主题,探讨如何在社区中传播非遗文化,助力社区建设。
二、成效显著
学院党委通过开展搭建“三融入”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支部书记、班导师等群体的思政育人作用,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了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思政育人成效显著。
(一)课程思政案例成果建设凸显成效,示范推广效果好
学院全体教师在开设的余门专业课程中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编辑出版了50余万字的《经管类课程思政案例汇编》,与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10余所高校开展经验推广活动,并作为典型在年北京高校课程思政论坛交流发言,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在《人民政协报》《人民之窗》等多家媒体报道。因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获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基于‘四型人才’培养导向的经管类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2项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改革重点课题。
(二)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突出
获评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和北京市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10余项教学成果,学生每年获得了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等国家奖项余项,省级以上奖项余项。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跨专业实训需求开设“商业运营综合实训”,植入商业仿真特色的四个赋能教育单元,学生自觉自发实验和成长效果良好。课程研究成果获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重点教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北京高等教育学会主题征文二等奖1项。针对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开设“创新创业经营决策模拟实训”,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初创团队塑造、初创企业运营等实训,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和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该课程获评年首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学生中1项创新创业项目入选第七届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推介会。同时,“大学生管理软技能开发虚拟仿真实验”获评年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同时入驻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面向全国开展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服务,年访问量超过3万人次。近年来,围绕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研发,已取得10余项软件著作权,极大增强了教学灵活性和教学效果。
(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育人成效凸显
自年以来,学生每年累计参与各类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人次达0余人次(约占学生总数80%),在北京教育(德育)等期刊发表“燕京八绝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等论文10多篇。学生自主设计“空小竹音箱”、“‘毓秀情深’主题香囊”等多款非遗原创文化产品,产品亮相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投放市场。“中外文化交流实践团”等14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获得省部级团队或成果,获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3个,3支团队入选北京市教育工委“双百行动计划”,相关事迹被《北京晚报》、《人民政协报》、《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