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标准化“因改革开放而生”,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金标委”)年成立,开启了我国金融标准化的建设进程。
年以前,金融标准化从无到有,在探索中起步。先后制定发布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约20项。
进入21世纪,金融信息化进程步入快车道,对标准的需求日益增强,金融标准化建设快速发展。年
至年,共制定发布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余项,是年以前总量的6倍。
最近十年,金融标准化工作全面发展,制定发布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余项,相当
于前20多年的总和。金融团体标准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发布了互联网金融等十多项团体标准。金融标准基本实现了对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的全覆盖。
金融标准化的趋势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金融标准化事业开创了新局面。在金融科技、普惠金融、货币金银、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金融标准化建设成效最为明显。一是中国金融移动支付、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非银行机构支付等金融科技标准支持带动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有力支持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生活。
截至年9月底,现行有效金融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0项,公开金融团体标准88项、金融领域企业标准余项。金融标准体系日臻完善,服务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近期《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共9个部分5条,从标准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标准化自身发展两个方面部署了7大任务。
其中,个任务都对金融标准化工作提出要求:在“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任务中,提出健全和推广金融领域科技、产品、服务与基础设施等标准,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围绕金融智慧化转型需求,加快完善相关标准。在“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任务中,提出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在“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任务中,提出推动绿色金融国际标准制定,完善数字金融标准等。
长远来看,金融标准的支撑引领作用凸显。
一是优化标准供给结构,迫切需要加大金融数据、交换和安全等方面标准的有效供给力度,支撑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二是提高标准供给效率,加快标准制定速度,亟须完善标准管理制度机制,优化制修订程序,提高审查效率,缩短制修订周期。
三是推动标准化工作数字化转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实现标准机器可用、可读、可解析,探索推动标准开源。
中国家办标准化实现路径
在很多国人认知当中,对于有型产品的标准化比较熟悉,也深知其重要性。实际上,在于貌似无形的服务行业,尤其关系资产安全和保障的金融领域,产品、服务和流程的标准化,对于运营安全、客户体验和社会形象等均有着不同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具体到家族办公室领域来说,面对的客户群体需求个性化程度最高,议价能力也最强,定制化、差异化综合服务方案是各家办追求的方向,这显然也是家办企业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便捷路径。
同时,家办链接的法律、会计、信托、保险等等服务最终都会以服务产品的形态出现在客户的方案中,众所周知,这些机构是高度严谨、高度规范,实际上也是当今社会百业中监管最严苛的行业,背后其实就是有着一整套严格的内控和监管标准体系,在规范它们的安全有序运作。
作为链接金融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家族办公室,如果自身没有一套规范标准,没有产品服务的底层逻辑,一方面无法驾驭或者定制出最优的综合服务方案,另外,在客户和合作机构面前可能出现地位不对等,行业属性弱化,甚至沦为简单获客渠道,家办企业应有的作用和地位得不到充分展现。
有鉴于此,大湾区家办企业之中的有识之士特筹备成立了“家办标准研究院”,为了更好研究和服务中国大陆的家办行业,与境外机构、学术界和业界,以及未来的监管部门广泛接触,摸索和提取中国特色家办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形成符合国情的家办标准,无论是新加入家办的企业还是已经运作多年的家办,都可以作为参考,共同提升、自觉规范服务标准质量,从而强化家办行业地位属性,形成合力。
(节选《中国家族办公室绿皮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