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官方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这个方子最重要的一个功效是健脾,祛湿。
参苓白术散: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现在也被制成了中成药,药店就可以买到。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味药组合在一起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第一方。莲子可以补胃气,《本草纲目》里说它“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这种自带香气的食物或者药物和脾胃最是契合。山药也是补脾胃的,山药吃起来甜甜的,中医认为,甘甜入脾。把脾气补起来,还要把已经生成的水湿赶出去,所以又用了些白扁豆和薏苡仁。如果说黑豆是肾之谷,红豆是心之谷,那么,白扁豆就是脾之谷。白扁豆这味药不偏不倚,药性非常平和,用它来祛湿,又不必担心会损伤脾胃的阳气。相比之下,薏苡仁反倒带点凉性,用在这里可以炒一下,炒过之后的薏苡仁带有了谷物的焦香,药性也温和了许多,而且有了补脾的作用,因为甘甜入脾,而焦香也能入脾。这么多补药同时进入人体,很容易壅滞,补药一壅滞,不仅去不到该去的地方,起不到该起的作用,还会补的头晕眼花,面红耳赤,也就是中医常说的补过了。有了砂仁,就没有这个毛病出现了。因为砂仁能行气,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补到位了。
桔梗是舟楫之药,能够入上焦,这样就分了一部分药性到心和肺。一方面,心阳一强大,等于是把人体的太阳升了起来,太阳一出来,就能把寒湿之气驱散,就能让人从头到脚都暖烘烘的。另一方面,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源源不断化生出来的气血津液要在肺的作用下才能布散周身。
祛湿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湿邪赶走,但是如果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那就是增强脾肺两脏的运化功能,因为湿邪产生的根本在于脏腑功能下降,导致这些本该变成水谷精微的东西,阴差阳错地变成了病理产物。桔梗的意义在于让整个方子补脾的同时,捎带补补肺。所以桔梗这味药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功不可没啊。
整个方子偏温,更适合寒湿之人。这样的人体内既有湿又有寒,因而平时会比较怕冷,中医也叫阳虚,阳气足的人即便体内有些湿气也能很快运化掉,而阳虚的人自身阳气不够,体内的水湿运化不了,一点一点堆积起来了,反应在舌头上,舌苔白白的,腻腻的,可以厚厚的铺满一整层。如果舌苔厚腻的同时又有点发*,一般是有热,这个时候,就不能用参苓白术散了。参苓白术散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
第一,参苓白术散能止泻,特别适合慢性腹泻、大便稀软不成形的人。
体内寒湿重的人肠道多多少少都有点儿问题,因为你脾虚啊,吃下肚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运化吸收,又不能把食物固摄住,它就会转而往下走,腹泻就来了,而腹泻的人大多是水泻,大便稀软不成形,参苓白术散是培土的方子,土能制水,好比那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一下过雨,就变得泥泞不堪,这时候铺几铲干燥的泥土上去,立马干爽。
第二,参苓白术散能止咳,久咳的人可以考虑用它。
好多人以为咳嗽是肺部的问题,这没错,准确的说,咳嗽是肺脏的一种排邪反应,在咳嗽初起的时候,止咳药用上,可以帮助肺脏快速的把外邪排出去,但是如果止咳药吃了好久,咳嗽依然不能止住,那就要换一种思路——培土生金,也叫虚则补其母。
在中医五行中,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反过来,脾土薄弱,肺金的力量也会被削弱,尤其是对于体内有寒湿的人来说,中焦气机的流转大多不怎么好。参苓白术散用上,它能够培土,能够让脾气带着精华的部分上输到肺,肺气壮大,就能一鼓作气把外邪赶出去,咳嗽很快就能好过来。
第三,参苓白术散还能用于虚弱体质的调养。
百病虚损到最后没有不殃及脾胃的,尤其是很多人大病久病之后,浑身没有力气,胃口也不开,吃不下东西,参苓白术散用上,它里面有砂仁,不光能让你消化好,还能让你胃口好。
第四,参苓白术散能让瘦人变胖,胖人变瘦,可以起到一个双向调节的作用,因为不管是减肥还是增肥,最根本的都是要补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