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误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扒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郭德纲的神作 [复制链接]

1#

一般认为,郭德纲开始走红是在年11月5日的天津省亲专场,在那天之前,网络上关于郭德纲的搜索只有一条,还是关于这场演出的。

在那天之后,郭德纲的搜索量迅速攀升,引起了各大媒体的注意,在媒体的热捧下,“相声草根英雄郭德纲”横空出世爆红全国,尔来,一十七年矣。

很巧的是,就在郭德纲走红前一个月,年10月5日他和张文顺搭档说了一段《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这段相声日后被郭德纲的粉丝力捧为他的神作,郭德纲在相声里的豪言也成了他走红前的一个序幕。

但是,十七年后,有人这么评价这段相声:今天的郭德纲,绝不敢把《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再演一次,今天的纲丝,绝不敢把《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再听一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郭德纲这段走红前夜的相声里存在太多BUG,甚至还有一些观点会打到十几年后自己的脸。

我们不妨深扒一下这段纲丝心目中的郭德纲神作,看看哪些观点是存在问题的。

一、相声回归小剧场

郭德纲不止一次宣传过,他是首先提出相声回归小剧场的人,而且还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人。

这就属于商业营销话术了,这玩意确实不像专利一样有标准,谁名气大谁话语权就大,谁就占便宜。

但是,实际上正式提出相声回归小剧场且诉诸行动的第一人是天津的于宝林先生,这是除了德云社之外整个行业公认的事实。

于宝林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呼吁相声要回归小剧场,上世纪九十年代天津茶馆开始复苏,于宝林先生在年牵头成立了众友相声团,从此天津相声团体开始遍地开花,郭德纲也经常回天津学艺并偶尔现身茶馆。

郭德纲年认识了张文顺,那一年李菁还在上大二,郭德纲相声里所说的和张文顺、李菁一起成立相声大会已经是年的广德楼时期了,那时候的德云社前身北京相声大会才算真正成型。

你要说京味茶馆,一方面那个茶馆不是郭德纲的,也不是他租的。另一方面茶馆里的演出队伍除了几位老先生之外主要是马贵荣带领的胖哈哈相声团,非要拿京味茶馆说事的话,那马贵荣似乎比郭德纲更有资格当第一人。

郭德纲和德云社确实对相声复苏有功,但一码是一码,相声回归小剧场的首功确实是于宝林先生,这事儿得说清楚。

二、你要有作品

年的郭德纲还是非常清醒的,他认识到相声的前途一是要有人,二是要有作品,尤其是作品,你有天大的能耐,就会一段半,观众也不爱看,人都有腻的时候。

不知道十几年后的郭德纲再看当年的话会不会感到脸红,因为他已经成了那个没作品的人。

近些年来,郭德纲的相声几乎全靠着各种低俗调侃于氏家族支撑,而且段子高度同质化,有网友说得有趣:你听郭德纲的相声,要是不听报幕,你都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一段。

说白了,就是常用那些梗来回调换,打乱重组,攒吧攒吧就是一段相声。

三、传统相声

又一个营销话术,郭德纲说传统相声有一千多段,经过同行努力,还剩下二百多段,德云社挽救了六百多段。

这段话后来还被郭德纲的粉丝以讹传讹传成了郭德纲会六百多段传统相声。

实际上,传统相声有多少段并没有具体数据,因为范围太广太杂,《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收录了六百多段,其中有近三百段是经常能听到的,其他都是比较冷门的传统相声。

德云社所谓的六百多段连开门柳儿都算进去了,水分很大,只是营销话术而已。所谓郭德纲会六百多段相声更是扯得没边儿了,一方面会不会说还分几个层次,另一方面他真会这么多的话,至于整天抓着于氏家族和屎尿屁不放吗?

四、电视相声

郭德纲一直对电视相声抱有偏见,就像他对八十年代相声的巅峰期抱有偏见一样。

相声历史上最巅峰的时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真正实现了全民听相声和全民说相声,相声演员在当时是一个非常让人羡慕的身份,马季、姜昆、杨振华等人带队到全国各地的商演都是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估计德云社粉丝们没有几个知道石小杰的,他是高元均的徒弟,光他自己在八九十年代就搞了五百多场笑星商演,他还是相声行业第一个百万富翁,这可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百万富翁哦。

相声行业之所以在八十年代这么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机的普及,短小精悍、紧贴时代、针砭时弊的电视相声通过电视传播到千家万户,直接带动了全国相声热潮,包括郭德纲、于谦都是那时候开始学习相声的。

郭德纲之所以对电视相声存在偏见,一方面是因为他没赶上那个好时候,等他能上台时相声正好处于巅峰之后的滑坡期。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不太擅长短小精悍的电视相声,他曾在年登上了念念不忘的春晚舞台,结果表现相当一般,让徒弟曹云金给碾压了。

不擅长哪个就贬低哪个,除了电视相声之外,郭德纲也曾贬低过数来宝,说他不会打板是因为乞丐才学数来宝,直接把高峰、李菁、何云伟等人都给卖了。

五、转行相声

最大的笑话来了,郭德纲在年时痛斥相声界的怪现象,百分之九十五的相声演员在二十五岁之前都是从事别的工作的,而且是厨子居多,还有面二、炒菜的、工厂的之类,别的行混不下去了混到我们这行来了。

放在年,郭德纲说这话就有些亏心,因为他暗戳戳讽刺的那些相声演员都经历过特殊时期,比如李金斗,他可是北京曲艺团学员班出身,只是后来因为时代原因转行当了厨师,到八十年代再回来说相声。

郭德纲学相声时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后的相声巅峰期,就像你不能笑话你父母那一辈不会开车没吃过西餐一样,时代不同啊。

再说了,郭德纲自己也从事过其他工作,比如蓄电池推销员,你能说郭德纲是蓄电池推销员转行说相声吗?

放在年,再看郭德纲当初的话就是大笑话了,因为德云社有很多相声演员都是郭德纲所说的转行而来的,比如发廊小弟张云雷、发传单的栾云平、跑堂的孔云龙和岳云鹏,烤串的张鹤伦,当厨子的李鹤彪,当服务员的孟鹤堂,维护网络的阎鹤祥等等,这么一看,不知道郭德纲听没听到到啪啪打脸的声音。

六、演出市场很好混

郭德纲用非常夸张的手法讽刺一些相声名家,说他们到各地演出都说同样的段子,属于骗钱之类。

实际上,郭德纲成名后到全国各地商演说的段子也都有很多雷同,包括他的徒弟也是,一段相声能说好多场商演。

郭德纲的吐槽实际上毫无道理,因为不光是相声行业,流行歌手们开演唱会也都是唱老歌,比如著名的《同一首歌》,几乎全是老歌。

郭德纲没成名时没有商演,他以为的商演都应该是场场卖命说相声,等到他成名日久之后,他也发现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跟不上,到最后也变成了他曾经吐槽的那个样子,岂不是很打脸。

七、我爱相声

郭德纲在《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中最振聋发聩的呐喊大概就是这句:我爱相声,我怕他完了!

这句话感动了很多相声爱好者,也确实激励了郭德纲自己,所以他在成名前后那两年,只要有机会就拼命说相声,唯恐怠慢相声艺术和相声观众。

但是,当郭德纲成为商人之后,他是怎么对待相声的?荤段子、屎尿屁漫天飞舞也不嫌磕碜,把相声说得稀碎,不对词不排练还美其名曰现挂。

在郭德纲的带动下,德云社的年轻演员们在台上打情骂俏甚至打架斗殴,几乎完全再现了刘老根大舞台的风采,把相声弄得脱口秀不像脱口秀、二人转不像二人转、小品不像小品,相声不像相声,四不像!

有网友说过一句非常不客气的话,相声在德云社内部已经快实质性消亡了,打着相声的幌子演着四不像的东西,都像郭德纲和德云社这么整,相声真就完了。

八、相声的教育意义

这是郭德纲的又一个营销话术,而且很成功。

相声从诞生起的作品很多都是劝人向善和抨击丑恶的,最好的相声作品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雅俗共赏,寓教于乐。

结果可好,为了商业炒作方便,郭德纲愣是把“雅”和“俗”单独拆出来做成对立,更扯的是,他还把通俗给搞成了低俗。

寓教于乐也没能幸免,郭德纲把“教”和“乐”拆了出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刻意妖魔化了“教”,把劝人向善、抨击丑恶的“教”搞成了单纯说教。

不得不说,郭德纲这么做确实方便了他和德云社炒作,但却给相声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直接带偏了一部分年轻演员和观众,把好好一门语言艺术给矮化成了小丑出洋相。

从这个意义上讲,郭德纲可以算相声行业的功臣,也可以算相声行业的罪人。

综合来看,《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从内容和结构上看并不是一段相声,而是郭德纲在未成名时的一些牢骚。这个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德云社和郭德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偏了相声行业的前进道路。

所以,《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对郭德纲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对整个相声行业而言却存在相当大的消极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