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出诊的医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d/339318/今年,福泉市围绕省委关于“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重要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进一步总结深化“四双”模式,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实现“六个转变”,为决胜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在福泉市陆坪镇香坪村,当地辣椒种植合作社的辣椒迎来丰收,农户抢抓农时采收辣椒供应市场。肖伟(摄)
“双公司”引领带动。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向坝区倾斜,由国有平台公司重点推进坝区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建设,优化冷链物流布局,不断提升坝区农业生产条件,为招引龙头企业打下基础。大力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民营企业入驻坝区,由国有平台公司以生产设施、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等资产入股的方式,与民营企业共建产业发展项目。一方面,围绕10个特色优势产业,引导民营企业针对当地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好产业,按照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五统一”要求,打造农业产业示范点,推动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由国有平台公司根据民营企业选准的产业,组织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按要求进行生产,形成“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共同体。通过共建“双公司”,切实解决了产业选择、技术服务、资金筹措、农民培训问题。
保险机构开展理赔
图为福泉市江楠农业精品蔬菜示范产业园
“双订单”畅通产销。发挥民营企业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优势,推动国有平台公司、供销社实体化发展,与民营企业签订销售订单,按照略高于同期市场价的标准进行保底收购,实现订单生产。紧盯市内销售市场,成立贵州润泉食安农商互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产品集中配送,推动农产品进学校、进超市、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酒店、进军营,实现基地直供。同时,用足用好用活省内、省外资源,与省蔬菜集团、省团餐配送协会、盒马鲜生等形成友好合作关系,助推泉货出山。在有订单的基础上,立足全市产业发展布局,由国有平台公司、供销社与合作社、种植大户签订生产订单,明确种植品类、规模、标准及保底收购价,按需组织生产。通过签订“双订单”,打通“生产端”和“销售端”信息渠道,切实解决了产销对接、利益联结问题。
牛场水源坝区贵州润泉实业有限公司、贵州江楠绿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双公司”模式建设农业精品蔬菜示范产业园
“双支部”凝聚合力。规范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推进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级党组织书记依法担任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实现党组织对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领导。发挥好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联结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充分整合群众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投入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发展,帮助群众获得生产订单、务工机会、股金分红,把小农户引入大市场,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同时,按照“行业相近、产业相关、区域相邻”原则,在产业链上建立联合党支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发展动力,为产业发展搭建沟通交流、信息共享、人才培养平台,避免各坝区、各产业、各行业盲目发展、恶性竞争,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成立“双支部”,切实解决了基层党建、组织方式问题。
辣椒公司农技人员正在对农户进行辣椒种植培训,抢抓春耕生产。肖伟(摄)
“双保险”保驾护航。按照“扩面、增品、提标”要求,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大力开发蔬菜、畜禽、中药材等地方特色险种,建立健全以政府、农业经营主体、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政府补贴、农户自筹的方式,降低农业保险参保成本,使得企业、合作社、一般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只要满足条件均可参保。同时,按照“有灾保成本、无灾保效益”原则,推动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益升级。制定出台《福泉市年特色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设置种植(养殖)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和扑杀保险3大类10个险种,将全市主要产业全部纳入农业保险,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泉支公司和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泉支公司分区域承保。对全市重点发展的2个蔬菜优势单品同时开设种植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形成“双保险”模式,既降低了自然灾害风险,又有效规避了市场波动风险,确保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下行跌价时保住投入成本,在市场上扬趋好时取得较大收益,从而真正给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后顾之忧,吃下“定心丸”,增强了发展产业意愿和信心。
农业企业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何广通讯员 罗阳编辑孙梅梅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