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史诗第期。解放战争中人员最充裕的我军部队,毫无疑问是东北野战军(四野),一个师就有-人的规模,比其他部队的员额要多出三分之一左右。然而,一个师1万人左右的规模,只是一个固化的概念。因为我们常聊解放战争,所以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师1万人,但其实师这一级别单位,员额并非固定。上世纪40年代,各国的师就大小不一,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对比其他一些强国,人的师其实并不庞大,甚至还不满编!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46年之后国内战场的两大军队,解放军和国军都是以师级作为军以下的第一编制单位,一个师规模在人左右,指的就是国内战场。而师之下的编制就是旅,比师少一个团,一个团通常两三千人,所以旅的员额在六七千人上下。一些强国的军队同样使用军师建制,但是编制人数却和我国有些区别,有些强国的师级部队员额多于我国,甚至超出比较多。下面举几个例子。
先看看40年代的美军。美军一个师在人左右,比我国师级部队规模大出将近一倍。美军的师级编制,历来就比其他国家多。而这还是随着军工和编制水平变化进行了缩减,如果按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情况,美军一个师有可能在人以上,这都相当于国民党军一个乙种军的人员水平了。(国军有3师和2师制两种军,较弱的仅2个师,每师人)当然美军的师级部队也是根据兵种和作战需要,人数上有差异,有些师也是人出头,多的有达到2万人的,人是平均水平。当年的德军也是类似情况,编制大的师能达到-人,这远远大于中国当时的师级单位。
日军则有些特殊,40年代日军是师团编成,并没有确切的“师”这一级部队称谓,师团再往下就是旅团。但如果平移过来比较的话,日本的师团在其编制内低于“军”,所以可以对标中国的师一级。但是人员区别可就差很大了!日军一个标准的师团就有人的兵力,这相当于中国军队3个普通师的人员水平,即便是40年代末的东野师级部队,也只是日军一个师团一半左右的人数。所以这样看来,当年东野的师虽然规模庞大,但要看是在哪个范围内比较,和国军的规模比自然大得多,如果扩大比较对象的话,恐怕人数也就并不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