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那里好一点 http://m.39.net/pf/bdfyy/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分析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为什么说独立样本t检验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呢?这要从我们研究设计开始说起,研究一般是建立在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对于一部分研究对象(这部分研究对象称之为实验组)施加这种新方法(我们称之为干预),另一部分研究对象(这部分研究对象称之为对照组)不施加新方法,最后用数据对比两组的差异,用来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例如:
对比使用翻转课堂和不使用翻转课堂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对比使用新药品和不使用新药品对病人血压的影响;
当然,我们不一定必须有一组干预才能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也可以为了比较两个不同群体而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
例如:
对比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差异;对比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体重差异;什么是独立样本t检验?
概念: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分析两组不同群组直接定量数据的差异情况,是差异性检验的一种方法。
自变量:定类数据因变量:定量数据什么时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自变量为定类数据且仅为两组时;
适用于因变量为定量数据;
各个观察值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影响,即满足独立性。这个一般根据专业背景考察,如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数据就可能存在非独立性问题,也就是不同数据会相互影响,而不同学生身高可认为相互独立,彼此不相互影响;
各个样本均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即满足正态性。独立样本t建议对于数据资料的正态性存在一定的耐受能力,一般认为样本量大于30即可满足正态分布。
各个样本所在总体方差相等,即满足方差齐性。很多同学对于这个概念不太了解,这没有关系,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自动会进行使用Levene’s检验来方差齐性,我们只需要根据相应结果解读数据即可。
案例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深入了解独立样本t检验如何进行。
研究问题与数据
某老师了解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希望研究翻转课堂是否能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于是进行了一项教学实验,在某年级1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2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个学期之后收集了两个班的成绩进行分析。
我们初步收集到的数据如下: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导入SPSS,并没有办法进行分析,我们首先需要做数据的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变量划分
为了能让SPSS进行分析,我们需要把数据处理成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用不同列表示的方式,即一列为班级,一列为成绩,数据如下:
自变量类别编码
进行完上一步,我们还需要对因变量进行编码,因为SPSS无法识别“1班”、“2班”这样的类别划分,我们必须把他们编码为数字,例如我们用1代指“1班”,2代指“2班”。
编码:1:1班(实验组);2:2班(对照组)。
这里我们用Excel的查找替换功能将1班替换为“1“,2班替换为“2”。
SPSS操作导入数据
首先,我们导入Excel中的数据:文件-导入数据-Excel,打开读取Excel文件对话框,导入数据。
独立样本t检验
导入数据完成后,我们在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中打开独立样本t检验对话框,将自变量班级选入分组变量,因变量成绩选入检验变量。
SPSS结果怎么看?
结果解读:
SPSS分析完成后,将出现以下统计结果,结果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组统计中对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等。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则展示了两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首先,进行的是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判断样本是否方差齐性。
先根据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判断方差是否齐性。若显著性0.05则方差齐,看第一行“假定等方差”的结果;若显著性0.05则方差不齐,看第二行“不假定等方差”的结果。
接着,基于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选择相应的行读取结果。
通过显著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差异性。若显著性0.01,则两群体在0.01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差异;若0.01显著性0.05,则两群体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差异;若显著性0.05,则两群体在0.05显著性水平下不呈现差异。
如果有同学还是不理解上面的表述,那么我们可以把以上的表格拆分为下面的表格,首先是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接着是平均值等同性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的另一种说法)。
怎么把研究结果写到论文里?
结论撰写: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学习成绩上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差异。但是,我们在论文中如何运用学术语言描述这个结论呢?
首先,我们要将SPSS的结果整理成以下三线表中的形式,三线表是学术论文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表格样式。我们一般情况下,不把SPSS的结果直接粘贴到论文中去,而是进行整理和简化,你在国外学术论文中不会看到直接使用SPSS输出表格,有些国内作者图省事会直接使用SPSS输出表格作为结果呈现,我们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同时,我们还应用“*”或“**”表示出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情况。
对上述结论我们应该进行如下描述,并配以表格说明:
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判断是否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翻转课堂的学生成绩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差异,进一步比较其均值发现,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高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详见表1。表1是否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论文案例
我们选取如下论文作为案例进行说明:
杨俊锋,崔丽霞,吴滕,潘慧,洪河条.混合同步网络课堂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39(12):50-56+77.
该论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近端和远端两种不同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等维度进行了差异性检验,从而判断近端与远端是否影响教学行为等维度。研究设计中确定了不同的两个群体作为分组(即自变量),而使用课堂教学行为等作为因变量。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判断两者是否存在差异性。具体研究详见论文中的阐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