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误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挑选减肥食品,一定要避开这4个误区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减肥人士对食品的要求是很高的。

应该如何挑选食品呢?

包装上宣传的全麦、非油炸、零脂肪或无添加糖的食品,真的有助于减肥吗?

挑选减肥食品时,一定要先看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避免走入以下4种食品包装宣传误区。

“全麦”不都是全谷物

相对于精制米面,全谷物可以提供更多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但食品包装上有“全麦”的食物,原料可不一定都是全麦面粉。

比如买全麦面包时,要仔细看它的配料表。

主要配料是小麦粉(也就是普通白面包的主要成分)和细麦麸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全谷物面包。

购买时要选择配料首位是全麦粉等全谷物,且不含精制米面(小麦粉)成分的产品。

“非油炸”不等于无油

食物经过油炸后,热量及脂肪含量会增加,还会产生有害物质,但非油炸一定健康吗?

就拿薯片来说,并不是非油炸就健康。

油炸红薯片和碳烤非油炸红薯片的配料中都有植物油,但碳烤红薯片的能量和脂肪含量甚至比油炸红薯片还高,也就是吸收的油更多,吃碳烤红薯片更容易长胖。

“非油炸”虽然减少了很多有害物质,但不等同于无油,要注意配料表中是否含油,还需要比较配料表中的能量及脂肪含量。

“零脂肪”可能含添加糖

“零脂肪”的食物虽然脂肪含量确实很低,但有可能添加了糖等其他成分。

比如说乳酸菌饮品宣传其“零脂肪,零胆固醇,畅饮无负担”,但配料中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的位置很靠前,说明产品中加入了大量的糖。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0克,与最胖人的肥宅快乐水可乐(10.6克)接近。

所以,看到“零脂肪”后,要先注意配料中添加糖的排列位置,再去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经过衡量后再选购。

“无添加糖”不等于无糖

添加糖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果葡糖浆等,添加糖多的食品不但让人长胖,还会增加患龋齿及糖尿病的风险。所以,添加糖的摄入量越低越好,每日不应超过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但需要注意的是,食品标示上的“无添加糖”不等于无糖。

饮食中的糖包括食物本身含有的糖和添加糖两部分,如果食物本身含糖量高,即使无添加糖,总含糖量也会高。

比如说葡萄汁的配料仅包含水及葡萄浓缩汁,完全没有添加糖,但葡萄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含糖量较高。

如果食品包装上特别指出“无添加蔗糖”,不应将其等同于“无糖”,反而应警惕是否添加了其他种类的糖。

因此,判断食品是否可以帮助减肥,不能只看包装上醒目的宣传,还要自己仔细阅读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