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宝光通讯员门舒弢陈建锋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4月,中交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青年技术骨干、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建设者王富敬清脆洪亮的入党誓言回荡在大连湾畔,“感谢党组织和团组织的信任与培养,我将以更多科技研发成果投身超级工程建设”。
被团中央确定为推优入党试点单位以来,中交集团以“坚持党组织统一领导,做好两项基础工作,聚焦三类典型群体,明确四项督导要求”为工作主线,持续加强所属个团组织对共青团员的政治引领,自觉承担起、落实好“为党识人,为党育人”的光荣职责。王富敬便是推优入党的对象之一。
有领导、有机制,就有底气
“方向有党组织引领,落地有制度建设为支撑,这是我们做好推优入党工作的基本原则。”中交集团团委书记洪进介绍。入选试点单位后,中交集团团委第一时间将推优试点工作向集团党委进行了专项报告,明确团委与党员发展主管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对建立健全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长效机制开启深入探索。
为全面深入了解各单位推优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交集团团委开展了1个多月的摸底调研,进一步找准短板、明确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中交集团落实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试点工作推进方案》。
在此基础上,中交集团团委从工作基础、业务板块等不同角度着手,于年底,从基建、设计、金融、海外等业务范畴确定了5家试点单位,在内部加快培育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的工作经验,探索科学规范的党团联合培养机制。
今年8月,《中交集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正式发布。至此,方案和实施细则两项基础性工作稳步落地,中交集团的推优入党工作搭建起建章立制的“四梁八柱”。
督导、总结、推广,在摸索中逐渐成熟
“为保证所属个团组织思想统一、同向同行,我们按照集团团委的要求扎实做好督导、总结和推广工作。”集团党委工作部青年工作处李蔚介绍,建章立制后,跟进指导各单位制度执行、做好过程督导服务成为集团团委的重点工作。
第一招便是“创新先行”。依托中交集团自建的党建信息系统,集团团委着手进行推优入党流程的数字化设计和信息化嵌入,跟进各单位推优入党人员培养情况,监测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第二招是专项调研。集团团委联合党员发展工作主管部门、部分二级单位团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专项工作组,重点督导责任落实主体、试点单位党团联合培养机制建设探索、推优定量标准、试点单位推进进度要求四大重点工作,不定期组织协调推动会、工作例会,系统总结、研讨、复盘,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年度发展党员计划中,我们保证35周岁以下青年发展比例不得少于发展党员总额的20%。”中交集团党工部党员教育管理处毕监凤介绍。年起,共青团推优入党落实工作还被纳入党建工作考核清单,通过考核制度的刚性约束,促进长效机制形成。截至今年8月,中交集团已发展党员近名,其中28周岁以下名,比例超30%。
注重工作总结,梳理出具有示范性、推广性的工作经验,是加速形成推优入党工作“中交方案”的关键一招。通过党建带团建,向各级党组织书记、团组织负责人传达推优入党工作要求;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党务干部和团干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大学习大讨论培训班等载体,共青团推优入党的“规定动作”逐渐形成统一步调。
选苗、滴灌、搭台,一个都不能少
“按照集团团委要求,推优‘选苗’要树立最鲜明的推优导向,在‘急、难、险、重、新’项目中,奋战一线、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是我们推优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