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是国内最顶尖的两所高校,高中毕业能考上清华北大那是所有高三学生的梦想。但由于清华北大招生规模的限制,各省市能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差异较大,河北、河南考生高考分也不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可见考取的难度有多大。那么清华北大在全国各省市到底招收多少人呢?依据什么来招生的?合理吗?
一、清华北大招生形式多样化。近年来,要想进清华北大学习的途径有很多种,并不只有高考裸分录取一种方式。实际上清华北大还有多种特殊的录取途径,主要包括强基计划、自强/筑梦计划、国家贫困专项、保送生、艺术生、体育生和数学英才班等。
根据统计,年清华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普通批和提前批录取约人,仅仅占总录取人数的40%,而强基计划和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多人。除此之外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以及数学英才班和领军班等有多人。
同样地,年北京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普通批和提前批录取人,仅仅占总录取人数的47%,而强基计划和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计划录取人。除此之外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以及数学英才班和领军班等有人。
这其中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数学英才班及领军班是在全国范围内竞争的,不分配指标到各省市的。
二、年全国各省清华北大的招生人数。考虑到全国各省市教育水平不同,人口数量及高考人数不同,清华北大在各省市投放的计划指标是不一样的。我没有找到年的数据,只在网上找到年数据,其中北京人数最多,达到多人,河南省次之为人,浙江第三为人。最少的有西藏30人,青海50人等。
三、清华北大在各省录取人数有差异的原因分析。清华北大作为国内顶尖高校,一方面担任起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兼顾地区平衡,为教育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培养人才,所以才会出现各省招生人数不完全按考生人数来分配指标。
1、向学校所在地侧重投放指标是惯例。虽说清华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大学,但位于北京,所以招生指标给北京考生多投放一点也是惯例。大家知道,浙江大学把52%的招生指标投给了浙江,华南理工、中山大学、哈工大等给大学所在地投放的指标均超过40%。而清华北大给北京市考生录取比例不超过10%,也不算过分。
2、竞争性名额与各省市基础教育水平息息相关。因为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数学英才班及领军班是在全国范围内竞争的,不分配指标到各省市的。这要靠本事去争取,比如保送生,主要有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和外国语人才。由于浙江、湖南等省在五大学科竞赛上突出表现,所以保送生人数处于优势地位。
当然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比如清华附中的篮球全国第一,会给清华北大输送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看北京市招生情况,高水平运动员和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就有43人录取进清华北大。
3、各省市录取到清华北大的学生质量也是清华北大重要的考量。清华北大为了录取各省优秀人才,也是有竞争关系的,所以在招生季,清华北大也会争抢优秀考生。因此各省市考生进入清华北大后的表现也是清北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最近六年,清华大学本科优秀优良率中,山东、浙江、湖南居前,也就是说这些省考生质量最高。因为这些省的考试质量高,肯定是清华北大愿意增加指标投放的,相反如果在某省招收的考生,在清华北大跟不上教学进度,甚至出现退学的话,清华北大也不愿意多招,以免砸了大学的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北京考生录取人数最多,但其优秀率达到了10%以上,处于中上水平,说明北京生源质量并不差。
对于清华北大在全国各省市招生人数存在较大差异,你怎么看?你觉得这样分配合理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