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青团吃尽江南春。这个春天,你“尝春”了没?
壹
特别绿≠色素添加?如何判断青团是否加了色素
最近有市民朋友反映,自家做的青团,总是没有买的看上去鲜亮。那绿得透亮的颜色会不会是添加了什么东西?一起看看青团的专项检测结果吧!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回应社会热点,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青团专项检测活动以及科普实验。在市场上抽取了7个品牌9批次青团进行检测,包括一鸣真鲜、和善园、座上客、前胜桃酥、85度C、来伊份、法帝诺等品牌,并接受市民委托,对其网购的2批次艾草粉、1批次麦苗粉进行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添加食用合成色素亮蓝。
青团专项检测结果一览表
网购艾草粉、麦苗粉检测结果一览表
为进一步了解色素对青团的影响,玄武区市场监管局还开展了自制青团对比实验,并送至实验室检测,发现深绿、浅绿或与工艺有关。
1、特别绿≠色素添加
此次检测的市售青团9批次,与市民提供自制的青团比较,颜色大部分都偏绿,且均未检出食用合成色素亮蓝,因此可推断市售青团保持良好的绿色,应当与其制作工艺有较大的关联。如艾草采用食用碱浸泡、烫煮后迅速冷却等杀青工艺,可使青团呈现鲜亮的绿色。所以仅凭绿色深浅来判断是否添加食用合成色素的方法,并不科学。
2.食用合成色素呈现的绿色不自然
自制青团实验发现,使用足量的艾草后,青团可呈现较好的绿色,再进行色素添加,加深绿色作用并不明显。
如不使用足量的艾草,再添加色素,青团虽是绿色,但颜色不自然,且绿得发蓝。
3、通过再加热的方式判定是否“天然绿”不完全准确
自制青团实验发现,青团制作过程已经经过高温蒸制,即使是未添加食用合成色素的纯天然青团,冷却后再热,并不一定发生褪色、变淡的情况。因此,网上提出通过再加热后是否存在褪色情况来判定色素添加的方法,并不完全准确。
4、科学认识合成食用色素
亮蓝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常用作糕点、糖果、饮料等食品的着色剂。虽不能用于青团制作中,但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按种类按限量使用,还是安全的,消费者不用过于担心。
贰
青团糕点≠青团,背离了这款传统食品的本意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
而根据上海市的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青团》(DB31/—)的规定,青团是以大米(糯米、梗米、籼米)、麦苗汁(粉)、艾草汁(粉)、食糖等为主要原料,经包馅、蒸制等工序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米粉制品。
其中,“米粉制品”四个字是关键。同样,年《卫生部关于食品添加剂亮蓝不得用于青团的批复》,也将青团归为米粉制品。
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青团,并非全是“米粉制品”。
比如,一款产自江苏省镇江市的青团,从合格证可以看到,产品名称是“大福团(抹茶味)”,产品标准:GB/T,产品类别“蒸煮类糕点”。这个糕点等同于米粉制品吗?
还真不一样,而且区别很大。GB/T指的是国家标准《糕点通则》,这款产品属于糕点。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中,“米粉制品”和“糕点”为不同的产品,特别是其中消费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