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赵白璐
“这个旅游小册子真实用,让我对舟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感谢你们!”年12月26日,游客陈先生正为如何吃住发愁,来自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舟山管理中心的“海之燕”服务队为他送来了“及时雨”。
走进舟山收费中心所出口外广场的“智在亭”一站式自助服务点,电子发票云打印、智慧查询等智能化基础服务一应俱全,还有姑娘们发挥专长自制册子展示的舟山游玩特色攻略,这下,陈先生的难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随着舟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舟山跨海大桥的车流量与日俱增。作为海内外旅客进出舟山的唯一门户,肩负着服务司乘、安全畅通的重担,如何推动高速交通服务提升品质,舟山管理中心多了一份冷静与思考。以党建为引领,一支以党员带头,团青、业务骨干者为主要力量的“海之燕”服务队应运而生,并于近日成功获评中国公路学会第九届“中国路姐团队”称号。
“海之燕”服务队由7名平均年龄27岁的员工组成,深度参与服务队的建设规划、对外联络、文明服务、导师带徒等环节,不断探索,致力打造“精英孵化地”,以实战锻造出一支高素质青年服务队伍。
舟山管理中心党委依托党建双向融合工程,创新探索“党建+”队伍模式,唱响“海之燕”服务队品牌。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多元共建、服务至上”的机制建设,努力做到把最美的微笑服务、文明服务和诚信服务献给广大司乘人员。
“海之燕”班组的“领头雁”庞秀慧,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将“党建+服务”建设提炼为“+N工作法”,即以旅客满意为“1个目标”,落实重点服务、特色服务、延伸服务“3层服务”,做到形象美、语言美、环境美“3美要求”,并牢牢坚守在“N个节假日”一线。以此标准化建设,引领服务队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工作标准,塑造一流服务形象。
正是在“+N工作法”引领下,她们立足岗位职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攻坚克难在节假日和防疫一线、加班加点不下线,做好收费运营、防疫防控、环境消杀等工作,守护好万千司乘的“回家路”;勇于探索、务实创新,积极配合技术人员开展跨海大桥技术改造工作,为大桥通行效率提升贡献力量;凝聚共识,发挥特长,自制旅游小册子,将吃在舟山、玩在舟山、住在舟山等特色服务植入“智在亭”,服务千万游客……她们充分展示了高速巾帼力量,以优良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称赞。
“海之燕”服务队依托公益建设,凝聚力量、整合资源,通过搭平台、建机制、推品牌等举措,积极打造“党建+公益”品牌,全力探索助力共同富裕新模式。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海之燕”服务队如点点萤火,用公益行动汇聚成温暖社会的璀璨亮光。化身“净滩使者”,为游客们营造干净有序的海滩环境;变身“小喇叭”,耐心热情地为岑港街道坞坵村老年人讲解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成为“红马甲”,在炎炎酷暑下为司乘送上防暑解渴饮品和应急药品,在凛凛寒风中送上热气腾腾的姜茶;化作一缕“春风”,为山区学子捐赠衣物千余件;点亮“微心愿”,给结对的金塘岛育才小学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
同时,服务队探索“家连家工作法”,即一年天,以“家委会”形式搭建起连接中心员工家庭的桥梁,提供阳光咨询服务、个性教育服务、联谊互动服务等。
心中有魂,脚下有根。踏上新的历史征程,舟山管理中心将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海之燕”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以“党建红”引领“高速蓝”,用满腔的热忱、辛勤的汗水,在高速文明服务道路上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