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连见面打招呼都是“你吃了吗?”
而吃不仅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年3月15日在一次“女性走出营养误区”的健康知识讲座上表示①:
如果按照一个女性70岁寿命来计算,这70年中,包括所喝的水和吃的食物在内,一共摄入的食物总量高达50~60吨,用两吨卡车拉30车。
人一辈子平均吃7.5万顿饭,任何一顿都可以改造一个人的健康走向,任何时间干预都来得及,当然越早干预越好。
但很多人在外就餐,美食面前抵不住诱惑,总想着这顿先享受了,下顿再平衡。如果老是这么想着,迟早没下一顿了。
每顿饭,都和你的健康息息相关!
生活中,因为“管不住嘴”而影响健康的例子并不少见,
而这些疾病都与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高血压:食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习惯过咸口味,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②
2.2型糖尿病:一项来自欧洲的EPIC-InterAct研究提示,每日摄入12盎司(约ml)含糖软饮料,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22%③。
3.急性胰腺炎:大量饮酒或过量饮食都会对胰腺造成损害。④
4.高血脂:广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罗冰年11月27日在接受新快报采访时表示,血脂中甘油三酯偏高,与饮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多数是由于经常大鱼大肉、烟酒不离手的生活习惯造成的。⑤
5.龋齿:北医院营养科魏帼在年3月2日健康时报饮食版刊文表示,精制食物和精制糖,更易导致龋齿的发生。⑥
6.胃癌:高盐饮食容易损伤胃黏膜,吃的太麻太辣会刺激胃部。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陆建伟在年1月16日健康时报刊文表示,临床上发现,不少年轻胃癌患者,都会有比较特别的饮食爱好,比如喜欢吃麻辣烫、长期在外面吃饭等。⑦
7.肠癌: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嵇振岭在年12月3日健康时报疾病防治·癌症版刊文表示,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加上运动量太少,导致肠胃蠕动速度减缓,容易引发便秘。而且多吃高脂肪食物还会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对肠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损害。身体长期处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之中,就容易诱发结肠癌。⑧
8.肥胖:大鱼大肉、高脂肪饮食、高糖饮食,很容易让我们吃入太多无法消耗的热量,引起肥胖,而肥胖又与癌症、“三高”疾病都有着联系。
这9种吃法,别再有了!
1.饮食不规律
营养师钱多多在年12月21日健康时报饮食版刊文表示,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而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如果经常这样饥一顿饱一顿,既损坏黏膜又没有给肠胃留“休养”的时间,各种胃病也就接踵而来,因此要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并且一定要避免饥饱不均。⑨
2.不吃早餐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杜松明在年8月24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不吃早餐很易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临床上还发现不吃早餐易引起胃病和胆结石。另外,不吃早餐,中午的饥饿感更强,会在短时间内摄入更多食物,反倒引起能量摄入过多,进而导致肥胖的产生。⑩
2.晚餐吃太饱、太晚或不吃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在年8月30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长期不吃晚餐,糖原和能量物质不足,易引起体内升糖激素反应性增高,增加糖尿病风险;而晚餐食用过饱,加之夜间运动量少,导致人体消化吸收不完全,代谢产生能量过度,也会增加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4.不吃主食
现在,有不少人选择不吃主食来减肥。不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在其